谁小时候没看过《古惑仔》?谁没被陈浩南、山鸡、靓坤这些经典角色迷得神魂颠倒?然而配资APP,电影之外的真实世界,香港那些年黑帮究竟有多猖狂?回归后他们又去了哪里?
回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香港黑帮的势力已经强大到让警察都得给几分面子。那时候,14K帮保守估计有20万人,新义安也有10万人左右。换句话说,整个香港大约有十分之一的人都和帮派有联系。警察、消防、海关甚至都有人与黑社会勾结,只要你给点保护费,问题都能迎刃而解。黑帮不仅控制着贩毒、赌博等非法活动,还在背后得到官方的庇护。正如14K成员陈惠敏后来回忆的那样,“黑帮是警察,警察是黑帮。”这听起来像段笑话,却是真实存在的荒诞现实。
要探究香港黑帮为何能如此猖獗,还得追溯到一百多年前。1840年鸦片战争后,清政府软弱无力,英国人占领香港。英国人来这里的目的很明确——赚钱。当时,广东、福建的农民工涌入香港工地,人口急剧膨胀,但土地有限,工作机会稀缺,贫穷和争夺资源的矛盾不断升级。于是,“你不服我?咱们见面聊!”的粗暴规则应运而生,黑帮的雏形开始出现。
展开剩余66%更有趣的是,早期的帮派还带有某种“理想主义”色彩。很多帮派成员起初属于广东的天地会,反清复明是他们的宗旨。但到了香港,政治理想早已被生存压力替代,帮派逐渐变成利益和地盘的争夺团体。英国殖民政府对这些内斗采取放任态度,反正“华人自个儿闹着去”,成了黑帮肆意生长的温床。
1974年,局势开始发生变化。随着葛柏贪污案曝光,香港社会掀起反腐风暴。英国政府成立了直接对港督负责的廉政公署,大力打击警界和官场的腐败。大量腐败警察被清除,黑帮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“保护伞”,从而迅速衰退。1977年数据显示,三合会人数大幅减少,再也没有昔日几十万人的庞大阵营。
但黑帮并未真正消亡,他们学会了隐藏起来,低调潜伏,等待时机卷土重来。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,新政府明确表态:“黑帮?一个字——打!”各种大规模联合打黑行动展开,依托现代科技手段,通讯监听、DNA检测、资金追踪齐上阵。2015年“雷霆一五”行动中,三个月内抓获超过4300名黑帮成员,缴获赃物价值超过亿元,彻底瓦解了许多黑帮骨干。
黑帮成员纷纷选择逃离或改头换面。有人成为演员,比如陈惠敏,昔日的14K狠角色摇身一变成为荧幕人物;有的选择移民、开茶餐厅,或洗心革面重新融入社会。那些“硬骨头”,不是被抓就是神秘消失。
黑帮的消失并非因为人们变得善良,而是制度、法律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改变。过去英国政府对华人黑帮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而如今配资APP,法律执行严厉,重刑压制黑帮活动,连小喽啰都难以逃脱制裁。年轻一代不再向往“古惑仔”的江湖生活,纷纷选择正经职业,创业和知识成为社会主流价值。
如今,黑帮不再是“有面子”的象征,而是过去时。曾经“谁狠谁有理”的游戏规则,已经被“谁守法谁有前途”所取代。这才是让香港社会更加安稳、每个人都能安心生活的根基。现实里,黑帮不过是苦难和动荡的源头,电影中才有它的风光与传奇。
发布于:福建省